首页 > 资讯

全球首创 中国原创 AI「导管塑形机器人」重磅发布:开启神经介入智能医疗新时代

2025-04-11 资讯 互联网

2025年4月9日,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强联智创®隆重发布了其AI驱动的“让导管自动认路”塑形机器人创新产品,标志着神经介入手术领域迈入了智能化新时代。活动上,由强联智创®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秦岚女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倪伟教授共同发布新一代导管塑形机器人产品。

XJZ_9387.JPG

图:导管塑形机器人发布仪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左)、强联智创®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秦岚(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倪伟教授(右))

除了展示AI在动脉瘤诊疗的创新临床应用外,强联智创®与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智慧健康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现场签署了《微创国际医学中心拟集中采购医疗设备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合作意味着AI赋能神经介入动脉瘤手术,不仅是开启一个全新AI治疗时代,大幅提升一次性治愈率和手术治疗安全性,更是在造福患者的同时助力先进微创特色技术下沉,引领AI治疗的全球新浪潮。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智慧健康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医卫处处长田素丽和强联智创®创始人、党支部书记、高级副总裁刘文哲代表双方完成签约。

XJZ_9403.JPG

图:现场签约仪式(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智慧健康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医卫处处长田素丽(左)、强联智创®创始人、党支部书记、高级副总裁刘文哲(右))

强联智创®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何川教授、武汉脑科医院潘力教授、临沂市人民医院于建军教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友松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马永杰教授等神经介入领域一线临床专家,以及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智慧健康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微创国际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徐帆、诺庾资本合伙人杨志文、小红书医疗用品团队伊森等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XJZ_9541.JPG

图:到场嘉宾合影留念

新产品发布,技术突破:AI导管塑形机器人,让导管自动认路

1、我国脑中风防治,需求迫切。

脑中风是中国第一大致死疾病,给无数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颅内动脉瘤是导致脑中风的重要病因,神经介入手术作为预防和急救的有效手段,其诊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临床“拆弹专家”对于每台动脉瘤介入手术,都需要塑形出一个特殊形状的导管,在复杂的脑血管迷宫里行走,到达病变部位,从而为后续治疗材料提供稳定支撑。

这就需要一个精准的导管路径设计和塑形实施,强联智创®长期深耕中国脑血管病智能诊疗,从解决实际临床痛点问题出发不断探索AI创新之路,全新一代产品——AI驱动的“让导管自动认路”塑形机器人应运而生。

2、强联智创®:AI「导管塑形机器人」技术优势明显。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团队联合强联智创®研发的导管塑形机器人家族,是中国千年智慧与现代AI科技相结合的“十年磨一剑”医工转化硕果,完全由中国原创、原研、原产,其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内外数十项技术专利,并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国家级科技成果认定最高级别-国际领先、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应用算法大赛金奖等多个荣誉证书及奖项。

该AI塑形机器人首先通过“智能大脑”先进的专利AI算法,能够实现自动诊断和手术方案制定。它基于患者的影像数据,进行3D血管重建和自动测量,为导管路径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塑形方案。

然后,通过机器人“微手指”和“微递送”技术,在微米级精度下完成全自动化的导管塑形操作,与传统的人工塑形相比,机器人塑形效果更好,使导管一次性到位成功率提升45%,5分钟内到位成功率提升88%,大幅减少手术并发症,提升一次性治愈率,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诊疗指南I级推荐、B级证据,是目前AI应用于脑血管治疗的最高证据等级!

图片1.png

未来展望:智能医疗的无限可能

AI创新技术与传统诊疗经验的有机结合,为医疗行业带来了诸多变革和动力。在诊断方面,AI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识别疾病特征,评估动脉瘤是否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在手术治疗环节,AI机器人可依据每个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特征,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通过AI技术“重构”脑血管病诊疗的关键环节,大幅提升一次性治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复发。

未来,AI有望打通“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链条闭环,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涵盖诊断、治疗、健康管理等多个环节,造福广大患者。

强联智创®公司表示,将推动AI“让导管自动认路”塑形机器人的持续迭代进化,满足广大患者的切实需求,无论是在大医院还是小乡村,无论急诊手术还是择期手术,都要让每个患者都能享受到这一先进技术带来的优质医疗服务,让AI的温度更加触手可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技术有望为更多疾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医疗服务,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