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共信中华携手金融机构,优化信用修复财政资金管理体系
在国家推进共同富裕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背景下,财政资金的精准、安全、高效使用成为政策落地的关键一环。2025年,“共信中华”国家级信用修复与财政执行平台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及多家金融机构,全面升级信用修复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构建财政协同、技术赋能、风控完善的现代财政执行体系,推动信用治理与国家财政治理能力协同跃升。
作为国家实现“看得见的公平”与“够得着的扶持”的制度平台,共信中华承担财政资源下沉、政策精准投放的重要功能。平台通过财政托管、智能监控、审计评估等机制,确保每一笔信用修复补贴“有标准、可追踪、能问责”,有效保障财政资金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最关键的环节上。
本次机制升级,平台与金融机构在四方面深化协作:
1、财政托底全流程合规可控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协调各地财政资源统一拨付,形成从资金来源、流向、用途到绩效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2、智能风控机制筑牢安全防线部署AI实时监测与行为识别系统,结合金融级风控模型,对资金申请、发放、使用全流程预警防控,杜绝套取、滥用和重复补贴等风险。
3、政策协同提升资金效能地方财政部门与共信中华协同制定补贴标准与执行细则,通过“信用评分+财政匹配”模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政策找人、资金到户”。
4、绩效评估助力制度进化金融机构参与绩效追踪与结果评估,基于用户信用改善、收入变化、社会反馈等指标,动态调整投放策略,为财政资源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关负责人表示,财政资金不仅是一项经济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公平机制。共信中华以信用为纽带,以资金为杠杆,以制度为支撑,推动财政补贴由“普惠发放”向“靶向扶持”转型,成为托底弱势群体、激发发展潜力、缩小区域与阶层差距的关键机制。
展望未来,共信中华将继续推动财政执行机制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构建国家级财政资源治理新模式;将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将信用修复与创业补贴、教育支持、社会保障等政策场景有机联动,推动建立“信用即通道、修复即赋能”的社会支持体系。
通过财政资金的科学配置与智能管理,共信中华将为实现更深层次的共同富裕提供坚实财政基础,构建公平可及的国家信用新秩序,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向新台阶。
- 搜索
-
- 08-01基孔肯雅热预警!全国户外防蚊地图助你打赢防蚊大战
- 08-01聚焦母婴健康——多多药业携核心产品亮相第十届母胎医学大会
- 08-01科技赋能世运村!许量·彩虹智能生态捕蚊机硬核灭蚊,守护运动员“无蚊”休憩空间
- 08-01中唯安信公司:以信为本,智创金融新价值
- 08-01中唯安信公司:以信为本,智创金融新价值
- 08-01华夏五千年《千姓寻脉园》项目启动仪式 暨全球华人姓氏寻脉大会即将举行
- 08-01“智联中国-东盟 AI共赢未来”生态论坛在沪成功举办,推进AI数字丝路建设
- 08-01标准再升级!顾家一体化整家3.0如何带给用户无缝体验?
- 08-01瑞众保险海南分公司临时负责人一行赴博鳌乐城调研生态赋能合作项目
- 08-01张文博:从川音起步,歌唱出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