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11月10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成功为一例颈胸交界区复杂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了“术锐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经颈-胸联合入路纵隔肿瘤切除术”。该手术为北京地区首例应用术锐单孔机器人进行的胸外科手术。

病情罕见且险要:肿瘤 “镶嵌”于生命要道之中
患者为一名中年男性,其肿瘤所处位置极为特殊且险要。影像学评估显示,肿瘤长径约6cm,上极位于颈部甲状腺下极以上水平,周围毗邻诸多重要血管;下极深入中纵隔,位于右侧气管旁沟,紧邻心脏大血管,且周围有着喉返神经、迷走神经等重要神经,术中稍有不慎,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以微创方式切除这个肿瘤,对医生的技术、经验和心理都是极大考验。
面对如此复杂位置的肿瘤,传统术式往往行正中劈胸骨或右侧开胸手术,伤口大,恢复慢。
国产机器人技术带来新希望,术中演绎毫米级艺术
传统的胸腔镜技术对于这个位置的肿瘤,存在着视野不佳、操作精细程度不足的劣势。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我院胸外科团队和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学系主任张毅教授最终达成共识:采用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作为核心解决方案,这一决策为后续手术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11月10日,在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辅助下手术有序展开。通过侧胸壁仅仅长约4cm的单一切口,在机器人10倍三维高清视野的放大下进行手术。机械臂搭载的蛇形手术工具深入胸腔,在胸腔局限空间中灵活转动,准确抵达肿瘤部位,确保分离血管、神经操作的安全。后续颈部小切口,顺利分离颈部肿瘤部分,最终肿瘤被完整切除,包膜保持完好,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均得到妥善保护。


手术机器人利器,赋能高难度手术新突破
这次手术的成功,既得益于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也离不开医疗团队术前基于影像学的精准规划和周密的手术入路设计。我院对该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引入,为外科医生提供了超越传统手术的稳定性与灵活性,让手术更加安全。
团队精诚协作,开启微创外科新篇章
此例高难度手术,不仅以微创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了创伤小、康复快的治疗选择,成功规避了传统手术的巨大创伤和风险,也推动了我院微创外科技术向更高、更精、更尖的方向发展,为未来处理同类复杂病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 搜索
-
- 11-15北京首例!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单孔机器人辅助下复杂颈胸交界区纵隔肿瘤切除术
- 11-15康欣口服液:“一通百通”破“癥瘕”
- 11-15国医传人于晓津:送你“急救包”花小钱重启消化力!
- 11-153A级全感XR《魔法冰堡》发布,机遇时空X-META携手福田文旅城服,全感科技体验引发全球关注热潮
- 11-15天津市一品匠馨新材料有限公司全屋定制提升社交场景视觉互动效果
- 11-15被苹果App Store冰封多年的看舌头App何以走出雷峰塔
- 11-15伊克罗德信息成为Dify官方代理商,携手共创企业级Agentic AI应用新未来
- 11-15引领电驱动新时代,汉德全系电驱动产品重磅亮相2025南京动力展!
- 11-13从女儿到妈妈,一家三口齐摘镜,杭州太学眼科全面守护高清视力!
- 11-13驰腾X1 Pro发布:推动服装标签管理进入“软硬一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