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电力装备研发遇设备故障风险 中国人寿财险定制保险保障破局

2025-08-14 资讯 互联网

在能源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汽轮机作为电力工业的“心脏”,其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制能力至关重要。当前,全国火电装机容量已突破25.64亿千瓦,超过80%的电力由汽轮发电机组提供。提升这一“大国重器”的国产化水平,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

核心技术攻关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集美大学与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合作的《大型燃煤机组汽轮机关键构件抗疲劳制造基础研究》项目,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抗疲劳制造技术支撑及四川华电珙县公司工程经验,已在失效分析和激光表面改性技术上取得突破。但后续工艺验证阶段需依赖精密实验设备,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关键实验设备一旦故障,可能导致前期投入损失,而市场缺乏对此类专项风险保障机制。

2025年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科技部等多部门也接连发文,鼓励保险机构开发覆盖研发全周期的专属产品。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痛点,将政策导向转化为服务行动。

四川作为全国水电第一省,其电力装备可靠性牵动着跨区域能源命脉。了解到四川华电珙县项目存在研发风险保障空白后,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联合专业保险经纪机构华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介入。

服务团队深入项目现场,与科研人员共同排查研发流程中的关键设备和潜在风险点。调研发现,研发企业最担忧的是:价值高昂的专用实验设备若发生故障导致研发被迫终止,已发生的研发费用将无法挽回。这恰恰是传统财产保险难以覆盖的领域。

基于此,服务团队突破常规产品框架,创新定制“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方案,明确将“研发过程中所使用的关键(核心)设备故障或损失导致研发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作为保障情形,对因该情形造成项目终止,导致项目无法按照约定时间完成,对于被保险人为该项目已实际投入的研发费用提供保险补偿,为企业构建起研发风险的缓冲机制。

经多轮磋商,该“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方案近日在华电珙县项目落地。当价值千万的实验设备遭遇突发故障时,保险将按合同约定赔付已发生的研发费用,为企业筑起风险缓冲带。该方案的落地实施,为水电大省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创新保险机制,为科技企业转移了研发中断风险,也为科技工作者专注攻关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次实践通过联合保险经纪公司、科研院所等多方专业力量,构建起融合“保险+技术”的服务生态,确保保障方案贴合研发实际场景。实施“一项目一策”,根据具体项目的研发阶段、关键设备价值和实验流程,展开动态化、定制化设计,最终实现保障方案与项目风险的精准匹配。

该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在电力能源研发项目的落地,是金融服务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一次有益探索。不仅为特定项目提供了风险保障,其形成的“深入产业、联合定制、精准保障”的服务模式,也为后续在更广泛领域服务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参考。

据了解,作为服务西南地区“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力量,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在服务能源领域方面持续布局,目前已为巴拉水电站、两河口混合抽水蓄能电站、昌都芒康昂多光伏发电等在内的多个重点能源建设项目提供了风险保障。截至2024年底,累计为相关项目提供的风险保障额度已超过50亿元。未来,中国人寿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保险创新,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贡献金融保险力量。

撰稿人:陈之乐

Tags: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