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作为长沙市人工智能产业主要集聚区,雨花经开区近年来聚焦“三智两先一芯”产业方向,已形成“AI+机器人”、“AI+大健康”等特色产业集群。
据统计,该园区目前集聚了200余家产业链重点企业和40余个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平台,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排名进入全国十强。
那么,雨花经开区的产业转型路径为何如此成功?综合来看,它呈现出明显的“从点到面”特征。中南智能开发的具身智能焊接系统解决了传统示教编程效率低、柔性差的难题;湖南全宇工业的铸件打磨机器人实现了少人化、高柔性操作;创研智能与中南大学合作的“边缘AI焊缝质量检测系统”实现了焊缝缺陷的实时识别与反馈。
此外,在园区,AI+还广泛应用于电力、环保、智能光学等各个领域,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助推器。
而在2025年初,雨花数据产业集团作为湖南省第一家区属AI数据公司,也发布了全省区县级首批高质量数据集。这一举措标志着区域在数据资源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燃料”。海量、高质量、多模态、行业化的数据收集能力,成为园区提升AI模型竞争力的又一重要“武器”。
雨花经开区通过建立常态化企业需求对接机制,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从“三新”成果发布会到政校企联动活动,再到大健康产业对接会,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为企业合作搭建了平台。
在雨花经开区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中,产业园区作为企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长沙屿产业园为例,该园区定位为“中国中部科技创新产业集群”,聚焦“医疗、人工智能、互联网、新科技、设计”等五大支柱产业,目前已入驻约600家企业。
据了解,长沙屿产业园通过打造AI智创学院,从“认知-工具-实战-应用”四个维度为企业提供全链条AI赋能服务。同时,园区还提供U8企服平台,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这种“雨花模式”或将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而像长沙屿这样的产业园区,通过提供专业化的空间载体和产业服务,正在成为促进人工智能企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平台,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搜索
-
- 10-10“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传统制造业?看长沙雨花经开区产业园怎么做!
- 10-10灵感源自飞行,铸就精准细节 卡地亚SANTOS DE CARTIER全新作品
- 10-10互联网让健康更贴近生活——中国医师网·商城构建医疗新格局!
- 10-10GCCA发布全球新倡议,号召建筑产业价值链携手共赴水泥与混凝土净零使命
- 10-10生物发酵全周期精准掌控,就选河北欧绅尾气分析仪!
- 10-10Fanatics Collectibles和卡游联手推出首款中国版NBA球星卡
- 10-10掌控流体精度 赋能产业升级—闵烁流体携 Fujikin® 尖端阀门,引领科技未来!
- 10-10Carta收购Accelex,以AI驱动的数据自动化与透明化助力资本配置方
- 10-10六安华科:聚焦高效节能电机,竞逐绿色智造新赛道
- 10-10Marjan宣布打造全新海滨综合度假胜地——Marjan Beach